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-time
in Hong Kong Arts Festival
今年香港藝術節邀請到英國國家劇院的深夜小狗神祕習題到港表演,
深夜小狗也在2013的Olivier Awards奧利佛獎贏得七項大獎,
包括最佳新戲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女配角、最佳舞台設計、燈光設計。
因為深深被英國舞台劇所吸引,
在youtube看到深夜小狗的片段,加上Nicola Walker是首演的卡司,
很想看首演的NT Live啊~~但是看不到,只好來香港看巡演。
香港藝術節海報展覽 in 香港文化中心 |
香港藝術節深夜小狗的場刊連結
之前在香港聽音樂會,發現場刊都已經放在每個座位的扶手了,
這次也不例外,不需要特別再購買,真是貼心。
(但我四月去台北看台灣藝術節TIFA的變身怪醫,只有在服務台發放一張節目簡介
如果有場刊可以買我也會自己買的,但是只有一張紙是有點失望)
一人一本場刊 |
我買了3月9日Circle二樓第二排23號正中間、3月10日Stalls一樓P排14號也是正中間,
去年12月早鳥票一開賣我就登記了,想說為什麼竟然買到這麼後面,
原來是3月10日星期六前排都是媒體招待票,
所以這天我在一樓倒數幾排的位置,但是中間視野超好的,
話說早鳥票是不能自己選位置的,公開發售才可以選位置,
早鳥票就是選票價跟區位,然後直接將票寄到台灣來(早鳥票免運),
還送一張飲料兌換券。
我覺得香港的票長得很像英國的票 |
這是我第一次到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來看表演,
兩天我都從尖沙咀坐天星小輪到中環碼頭再走過去,慢慢走大概15分鐘,
歌劇院是在二樓,BAR就跟英國一樣有賣飲料跟小食,
中場休息又一堆外國人在喝酒,但是沒有冰淇淋耶,不然我就買了。
香港演藝學院 |
七點才開放上二樓 |
二樓視野 |
背景右邊是BAR |
3月9日座位在Circle二樓第二排23號,正中間視野超好的,
可以很清楚看到地板跟兩側牆壁的光線表現,
雖然字幕都在左右兩側離舞台有點遠,但還在視線範圍,不需要一直轉頭,
Circle二樓第二排23號的視野 |
3月10日座位在Stalls一樓P排14號,雖然是倒數幾排,
還好前後排座位是錯開的,而且前面不是男生,所以矮子我並沒有被擋住,
但是地板上的光影效果就沒有二樓那麼清楚了,
地板效果我覺得是這部戲很重要的一個環節,
所以我還是會建議要坐二樓才能看到地板,也不能坐太偏,
因為左右兩側的牆壁也通常都會出現不同的圖案跟字樣,
如果有特別熱愛某個演員再來坐樓下前排,這樣就可以看清楚演員表情,
Stalls一樓P排14號的視野 |
3月10日演後有演員座談會,買票前其實並不知道,
但我就留下來聽啦,還往前坐到第二排,有主角、舒芳、亞歷山大太太跟駐團導演,
有一個主持人,不是翻譯,但觀眾不管是不是西方臉孔都用英文發問耶,
說香港巡演結束後會到新加坡上海北京廣州,就是沒有台灣,
有個觀眾問到小說中有一個克里斯多福談到戀愛的情節,但是舞台劇裡面沒有,
駐團導演就說小說內容太多,改編成舞台劇的時候就必須取捨,
如果某個情節拿掉會影響到故事發展的,就不能捨去。
駐團導演就說小說內容太多,改編成舞台劇的時候就必須取捨,
如果某個情節拿掉會影響到故事發展的,就不能捨去。
座談會完要去坐車小迷路一下,走過後台出口發現有影迷在跟演員講話,
但我沒去湊一腳,我只有比較喜歡飾演舒芳的演員,
話說這天早上十一點多坐地鐵的時候有個外國男生站我前面,
我視線剛好落在他胸前的'香港藝術節識別證上,仔細一看竟然就是深夜小狗,
本來想搭訕他說我有去看戲喔,超棒的,但是我害羞症發作,
然後他就在灣仔下車了,這天有午場,大概是要走去香港演藝學院吧,
然後他就在灣仔下車了,這天有午場,大概是要走去香港演藝學院吧,
後來這天坐樓下才發現這是其中一個演員,唉唷喂~
回到舞台劇本身,我覺得這部戲的看點在於聲光效果,
還有超級緊湊的情節,緊湊卻又很流暢,動作指導很厲害,
是要經過多縝密的思考及排練才能達到這效果,
而且演員這一秒是這個人,下一秒又變成另一個人,要當配角也要當群眾演員,
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半場最後一幕,小火車開動,房子、大笨鐘、倫敦眼亮起來,
才發現原來克里斯多福一直斷斷續續的玩火車軌道是為了這一幕,
而且在倫敦地鐵站資訊超多的,很多聲音跟牆壁廣告,就是在呈現克里斯多福腦袋中的世界,所以有很多難以接受的聲光,
但是我在別的劇照中有看到一幕克里斯多福走上樓梯的畫面捏,這次沒看到,
深夜小狗神祕習題的首演是2012年在英國國家劇院的Cottesloe Theatre
Cottesloe Theatre現在改名為Dorfman Theatre
可以很明顯地看到,當時首演的版本沒有兩邊的牆壁,只有地板投影,
這個劇場只能容納450人,是舞台在中間觀眾在旁邊的配置,
後來的版本都把舞台改成像是一個盒子那樣,所以才有兩側牆壁的投影,
首演克里斯多福是Luke Treadaway,媽媽是Nicola Walker演的,
我看第二場的時候一直把Nicola Walker代入媽媽,如果是Nicola來演會是這樣,
Nicola也因為深夜小狗得了舞台劇女配角獎💛💛
他在排練前期非常難適應,因為整部戲是由許多連續的動作組成,有很多身體表現。
我從來沒有做過像這樣的戲,在前兩天我想說我一定要離開這裡,
他們叫我爬上其他人的肩膀,然後把我翻過去,我做不了。
但是在最後我覺得這就是我想要做的,這真的很困難也很興奮,
這跟我們之前做過的戲都不一樣。
但這次巡演的媽媽一角就只是演媽媽,
Nicola當時除了演媽媽還有演其他角色,像是火車上的乘客等。
單憑我看到Youtube的片段來看,並不是說現在的卡司不好,
我覺得首演的演員表現太優異了,立下了很高的標準。
如果台灣可以上映深夜小狗的NT Live就好了,就會是Nicola Walker的版本,
2013年換到西區的Apollo Theatre繼續演,但是這版次媽媽就不是Nicola Walker了。
2013年換到西區的Apollo Theatre繼續演,但是這版次媽媽就不是Nicola Walker了。
這次在香港演出14場,幾乎是完售,我看的兩場我覺得觀眾有40%是外國人,
如果是在台灣就不可能可以這麼熱銷,而且感覺有很多中學生觀眾,
而且深夜小狗接下來要去新加坡北京上海廣州巡演,就是沒有台灣,唉唉。
2016年Bristol Old Vic and National Theatre 的Jane Eyre 簡愛有到香港藝術節,
演出場地也是灣仔的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,
所以未來應該也可以期待英國國家劇院到香港,
同場加映路上風景
天星小輪 |
天星小輪看尖沙咀 |
港灣道-下船後走去香港演藝學院 |
散場後香港演藝學院外的告示打道 |
2018.11.22新增
昨天去看了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第八季,
聽到隔壁座位的女生說他有去香港看,
NT Live播映的是2012年的版本,也就是首演卡司,
後來版本的翻演其實就是這時奠定下的基礎,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,
2012年拿到現在來看也是很厲害的舞台劇,
動作指導跟燈光效果都是一流的,
改成之後的鏡框式舞台,我覺得效果反而更好,
只是離演員又遠了一些,
中場休息前火車也有跑,但不是舞台上那輛,
Luke Treadaway也就是主角克里斯多福演得真好,
Nicola Walker也是很好,幕與幕之間的情緒轉換很快,
我很喜歡他當群眾演員時的移動跟面無表情,
那一年 Last Tango in Halifax正要播出,
2012 -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-Time
2015 - A View from the Bridge
這幾年Nicola Walker演出的舞台劇都上了NTLive
2018年底的 The Cane 好想飛去倫敦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